“新春暖心包”温暖侨心送牵挂******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刘立琨)2023年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联合部分侨乡省(区、市)侨办准备了6万余份“新春暖心包”,发往46个国家的侨胞手中。
图为工作人员准备“新春暖心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侨办供图据了解,今年参与“新春暖心包”的省(区、市)增至15个,暖心包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包括一封以国务院侨办主任陈旭名义发出的“新春家书”和体现“年味儿”和“亲情乡韵”的小礼品。浙江省侨办准备了杭州亚运特许纪念套装,天津市侨办的暖心包里有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北省侨办则挑选了蔚县手工剪纸和纸雕宫灯……每份“新春暖心包”的背后,都是浓浓的乡情和牵挂。
各地侨办工作人员连日来加班加点,以便海外侨胞能在节前及时收到家乡问候。“今年对流程更熟悉了,运输成本也进一步优化,各方的配合衔接、准备工作越发顺畅。”四川省侨办的工作人员说,成本尽量都用在了“暖心包”的文化特色上。
图为待启运的“新春暖心包”。四川省侨办供图北京已连续三年参与“新春暖心包”活动,今年准备了“兔儿爷”泥彩塑,寓意祥瑞安康,希望能在兔年给大家带来美好的祝福。
天津是今年第一次参与“新春暖心包”活动。天津市侨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新春暖心包”的内容经过多次筛选,每幅“连年有余”年画都是纯手工制作。“杨柳青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五道工艺制作,体现了天津的民俗文化和城市魅力。”
黑龙江省侨办送出的“新春暖心包”里有北大荒的黑木耳和香菇,轻便易保存。黑龙江的“新春暖心包”已于12月28日启运,第一批已顺利运抵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图为“新春暖心包”启运仪式。重庆市侨办供图目前各地侨办准备的“新春暖心包”已陆续筹备完毕并发往海外,运抵目的地后将由各驻外使领馆联合当地侨团发送到海外侨胞手中。
“新春暖心包”是国务院侨办“暖侨行动”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21年起,已联合16个重点侨乡省(区、市)向62个国家及地区侨界寄赠“暖心包”超过10万份,2023年也是活动发起以来寄送规模最大、寄送国家范围最广的一年。(完)
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结果公布:黑脸琵鹭数量创新高****** 中新网海南文昌2月2日电(记者 张茜翼)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当日,海南观鸟会、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联合发布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成果,本年度记录到黑脸琵鹭数量201只,是海南自2003年开展越冬水鸟调查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东方四必湾、儋州儋州湾、临高和儋州交界的后水湾是它们在海南主要的越冬地。 图为光村银滩戴浅蓝色脚旗勺嘴鹬。 罗理想 摄海南越冬水鸟调查从2003年开始,已连续开展20年,是海南省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鸟类监测活动。2023年1月6日至8日,海南观鸟会与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共同组织开展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 据介绍,今年共有34人参与调查,调查队员主要由海南观鸟会骨干成员和各湿地保护地的鸟类监测人员组成,他们分成14个调查小组对全岛60个沿海主要水鸟分布区开展同步调查,基本上涵盖海南沿海(不含三沙市)已知的主要水鸟栖息地。 图为黑脸琵鹭。 罗理想 摄此次调查共记录到水鸟71种32036只,是历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中记录到水鸟物种数量最多(与去年持平)和数量较多的一年。其中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4种:勺嘴鹬,黑脸琵鹭,小青脚鹬,黄嘴白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10种:栗树鸭、紫水鸡、水雉、白腰杓鹬、翻石鹬、大滨鹬、阔嘴鹬、大凤头燕鸥、岩鹭、白琵鹭。 图为黑脸琵鹭。 陈正平 摄调查队在儋州湾和儋州光村银滩共记录到4只勺嘴鹬,其中光村银滩是首次发现勺嘴鹬越冬。在光村银滩发现的勺嘴鹬戴有浅蓝色旗标,这是2017年前在俄罗斯楚科奇北部环志的。 调查记录到数量最多的鸟类物种为蒙古沙鸻,达到6766只,数量较多的还有白鹭、黑翅长脚鹬、环颈鸻等,它们是海南越冬水鸟的优势物种。 2023海南越冬水鸟调查。 调查队供图在海南的越冬水鸟栖息地中,记录到水鸟数量最多的是儋州湾,达到5582只;监测到水鸟种类最多的是海口东寨港,为35种;水鸟数量较多的区域还有文昌会文湿地、乐东莺歌海湿地、东方四必湾、儋州光村银滩以及临高和儋州交界的后水湾,这些地方为海南最主要的水鸟栖息地。(完)
|